虽然说是去黄石,其实还包括大提顿、盐湖城、以及路上方便的一些小景点。老规矩,先贴一下整体的行程:
7月15日
旧金山飞盐湖城,补给之后前往化石山国家纪念区,晚上在Alpine住宿
7月16日
经由提顿公园路游览大提顿,夜宿黄石内的Grant Village
7月17日
早上游览West Thumb,中午野餐之后去湖区坐船,下午游览Mud Volcano,顺带瞥了眼峡谷瀑布,夜宿Canyon Lodge
7月18日
继续游览峡谷和瀑布,然后沿着8字形逆时针向北到达Tower Fall照相,之后向东到Lamar Valley欣赏野生动物,在Mammoth Hot Spring安顿好住宿之后,傍晚到黄石的北大门晃悠了一圈
7月19日
上午游览猛犸温泉区,下午Norris间歇泉区和包括大棱镜在内的Fountain Paint Pot区,夜宿Old Faithful Inn
7月20日
起床先看了老忠实早上的喷发,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忠实区游览,顺便补了补昨天在Fountain Paint Pot区遗留的部分,继续夜宿Old Faithful Inn
7月21日
在老忠实地区观赏了黑沙盆地的间歇泉后,离开黄石转回大提顿,由北向南走和提顿公园路平行的191公路,经由爱达荷瀑布,到达Pocatello住宿
7月22日
游览火箭花园、金钉国家历史点、熊河迁徙鸟类保护区和盐湖城街景,夜宿盐湖城南面的Draper
7月23日
在Timpanogos洞穴国家纪念区进行地下探险,再扫了眼肯德基连锁店诞生地之后,就飞回了旧金山
7月15日
这次依旧是达美的飞机,不过往返都没有延误,还算顺利;尤其是去程,座位重新安排之后,我们被免费升级到了comfort+的座位,空间瞬间大了不少。熟悉我们行程的同学都知道,我们落地拿车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本地沃尔玛补充给养,这次也不例外。
给养补充完毕就直奔今天的景点化石山丘国家纪念区,中间路过一个无名景观点,停车鸟瞰一下湖水权当休息了。
化石山丘距离盐湖城大概2小时的车程,算不得什么出名的景点;作为一个化石挖掘地,能够评上国家纪念区,可见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借到的新装备当然得物尽其用
为了保护化石,游客基本上是难有机会亲见野生化石的,不过游客中心里众多的动植物化石算是弥补了这点不足,而且周围的山景也算马马虎虎嘛。
游客中心一进门就能看到硕大的鳄鱼化石,这里有两部宣传片可看,一部讲解此处完整的动植物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另一部介绍了考古人员挖掘和清理化石的流程。
据说化石山丘曾经是一大片湖泊,沧海桑田到今天已经变成一座小山了;因为特殊的地貌变化以及地质运动,此处保留了各种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化石,都非常完整;更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化石和附近湖泊区生活的生物还有亲缘关系,可谓是研究生物进化史的极佳材料。
满满一墙植物化石,叶脉都清晰可见
这些是动物在泥沙上留下的痕迹化石
在游客中心后门出来就能看到对面的化石山
纪念区里主要有两条步道:一条是在到达游客中心之前就会经过的历史步道,步道上可以看到前人曾居住过的小屋;另一条是从游客中心不远处开始爬山的自然步道。历史步道往返要近3英里,我们时间有限就只走了自然步道。
我们到的时候已经接近傍晚,整个步道上除了我们再无他人。
考虑到要爬山,步道上还很贴心地安排了一些长椅,可以休息和俯瞰周边的风景,但实际上根本就坐不住啊。
其实步道上想停留片刻照个相都很困难,因为全是蚊子,全天候无死角覆盖地攻击啊,脸上手上衣服上落的都是,一打一大片;我们此行是带了防虫药膏的,但是这短步道就打算随便走走根本就没涂啊,谁知道竟然阴沟翻了船。
每一张照片都包含了被蚊子攻击的血泪史
一路上都是这样的山景,看多了也就稀松平常了;整个步道是环形的,路上还能听到不远处动物的哞叫声,不知道是鹿还是野牛。
步道终点的化石挖掘现场,我正后方混在背景色中的白杆就是灯架,因为挖掘现场不让进入,就只能远望一下了。
不过归根结底这里印象最深的还是蚊子,不但非常多,而且很毒,被叮的包当晚就全都肿了,过了好多天才消下去。化石山是我们今天唯一的安排,离开这里就直奔Alpine的宾馆了。
7月16日
Alpine也算一个旅游小镇,我们入住的宾馆门口景色就非常不错,价钱也比Jackson便宜了很多。
路边观赏蛇河的景观点
大提顿门口的Jackson镇,来大提顿的游客基本都会经过这里。
Jackson镇的标志建筑——鹿角门,因为Jackson旁边有一个麋鹿保护区,冬天有很多麋鹿来这里过冬,所以Jackson镇公园的四个角都有这样的鹿角门。
跟美国其他的旅游小镇类似,这里也有很多艺术品小店,我们去的早,小店还没有开门。
另一个鹿角门
开出Jackson大概几分钟就进入大提顿国家公园了。公园里有两条南北贯穿的公路:西侧的是提顿公园路,可以看到提顿山和山中湖泊的近景;东侧的191公路是看提顿山的远景的。我们决定去的时候走提顿公园路,离开的时候走191公路。
斯蒂芬·马瑟的铜牌,作为国家公园管理局的首任主管,很多国家公园里都有他的纪念铜牌,我们在冰川就看到过同样的铜牌。
驯鹿的大铜像,冬天才容易看到真身
大提顿南门的游客中心,这里的宣传片主要讲的是提顿公园的历史:开始这里很多地都是私人的,后来陆续被捐献出来建成了国家公园,我以小人之心推度是土豪的后人没钱交不起各种税赋,才不得不把土地捐出来。
游客中心外面的群山,之后一路上都是各个角度的提顿山。
游客中心内的模拟登山
里面也有很多动物铜像,还有皮毛可以摸。
大提顿里还是很多游客滴
还是提顿山,左边是容变教堂(Chapel of the Transfiguration)
我们到的时候刚好有礼拜结束,看到几位神职人员和不少刚刚参加完礼拜的人,不知道是周边的信徒还是游客。
天然风景画框,这里很多历史小木屋都有这样的设计,后面还会看到。
我们来的比较适时,等工作人员收拾好东西就把门关了
教堂对面有一个很短的历史步道,一圈大概500米,步道上有几个历史小木屋,好像就是较晚并入国家公园系统的,有的小木屋已经改装成小商店发挥余热。
小木屋内景
车库
渡船和渡口,这种渡船还是靠人力在岸边拉动渡河的。
就是拉这个绳索让船往返两岸,船都已经拉上岸展示了,渡口也就不再使用了。
我来拉拉试试,纹丝不动啊
小商店和仓库
当年的船就是这样的,看上去并不大。
考虑到时间安排,我们这天主要走了Taggart Lake步道。步道全程3英里,一路的景色都还不错,有小瀑布,草甸,远山,终点是Taggart Lake,还是很值得一走的步道。步道的景色有点类似我们之前去过冰川国家公园,但是惊艳程度似乎略逊于冰川。
小瀑布,还能略略看到大提顿的一个山头
一路上都是类似的景色
终点的Taggart湖
大提顿天气变化也很快,回来的路上就突然下去了阵雨,好在马上就停了。
Jenny湖的游客中心,有渡船服务,主要是满足那些去湖对面走步道游客的需要。Cascade峡谷步道算比较有名的一个,如果不坐渡船要3、4英里才能走到步道起点。
这里很多地方都在维修,旁边还立着牌子说明公园的收入都物有所用,游客中心也颇为简陋。
路边景观点,仍然是各个角度的提顿山
Jenny湖路上的各种湖景,Jenny湖路是提顿公园路的一段岔路,因为有一段是单向的,所以只能从北边的入口进入才能一路走完,可以欣赏路边的好几个小湖。
String湖
Jenny湖的湖光山色
又是路边景观点的山景
信号山路,能一路开到山顶,可以俯瞰Jenny湖和整个提顿山区。
Jenny湖的远眺点
从山顶俯瞰
信号山的信号站
圣心教堂,又赶上了宗教活动,主持的是一位非裔神父,整个活动的气氛非常欢乐。教堂门口的停车位都被停满了,只能停到略远的湖边。
教堂在Jackson湖边,岸边的全景
北面的Jackson湖水坝,提顿公园路马上就要结束啦。
提顿公园路结束之后继续往北还有一些小景点,我们都安排在返程那天。
大提顿和黄石之间有一小段叫做小约翰·洛克菲勒纪念公园路的路段,行政上仍属于大提顿公园管理。
继续北上就进黄石的地界了,到这里时已近黄昏,拍照留念,直奔宾馆。
照片里面蜿蜒崎岖的仍然是蛇河
7月17日
黄石公园园内的宾馆集中在图中的6个地方,逆时针依次为:南入口的格兰特村区,黄石湖滨区,峡谷区,8字形东北角的罗斯福区,西北角的猛犸泉区,以及老忠实区。
黄石园内的宾馆并不好定,我们过去选择出行目的地的时候曾经随便查过,当时看到附近几天的都满了,所以就选择去了别的地方。这次下决心要来黄石,提前一个半月专心刷宾馆,最终黄石园内5天的宾馆都按计划订到了。
黄石和冰川的宾馆都是一家公司管理的,属于官方指定住宿,网站上即可预订。黄石宾馆的政策不同季节不太一样,去之前需要临时查一下,大概是提前30天可以随意退订,之后一直到入住前几天也可以退但是要收少量罚金。关于刷宾馆其实有很多要吐槽的,比如每天半夜网站都当机,在日程表里看有房点进去却没有,如此等等。建议大家还是至少提前一个半月就开始刷,有可以接受的房就先订上,将来如果订到更合适的可以把之前的退掉;同理过犹不及,也别囤太多让官网给拉黑了,总之各取所需最好。
第一晚入住的格兰特村宾馆的狐狸房,是我们在黄石这5天里价格最贵的一晚,环境也基本算是最好的,当然所谓最好的其实也就是普通宾馆的标间,外加没网没电视。
格兰特村宾馆的各栋楼都是用动物命名的,我们住了狐狸房,还有熊、麋鹿、梅花鹿、驯鹿屋等等。
格兰特村游客中心,这个游客中心就在黄石湖边上,和西拇指景区近在咫尺。
内部装饰比较古朴,中心还有个大壁炉。游客中心还有几个主要景点的详细介绍和地图,包括西拇指、黄石峡谷、泥火山、猛犸泉、Norris、大棱镜和老忠实泉等景区。这几本详细介绍黄石每个景区的手册是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虽然每本捐赠1美元,如果打算深度游的花还是建议按图索骥最方便。
游客中心后门就是黄石湖,湖的面积很大,我们下午就去参加坐船游湖的tour。
这里就是西拇指景区了,是我们游览的第一个地热景点,心里还是很期待的,不远处的冒蒸汽的地热喷气孔。
奶蓝色的水池,因为地热活动,池水含有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再加上水温较高,为很多稀有的微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而这些微生物也让池水有了颜色。温度不同适合生存的微生物种类也不同,池水颜色也因此而改变。
步道都是木板铺的,所以维护周期比较短,这个景区就有一段步道正在维护,不能走了。
地震仪池,透明的浅绿色池水
蓝铃铛池,紧邻地震仪池,这两个池子原来都叫蓝池,深刻体现了美国人民起名简单粗暴的原则。到了1959年,附近发生了一次7.5级的地震,池子才改为现在的名字,大概是想用地震仪纪念一下当年发生的地震吧。两个池子偶尔会因为附近泥池里的泥渗入而变混,我们看的时候还都蛮清澈的。
后面这个黄黄的池子就叫小便池好啦
西拇指相对于黄石其他地热景点,独特之处在于这里很多地热点就位于黄石湖中。比如这个湖岸间歇泉,两个泉眼就都在湖水下面,在1920年到1930年间,喷发过几次,当时记录水柱有7.6米之高。之后的几十年间,除了2003年有过几次小规模的喷发外,再也没喷发过,一直沉寂到了现在。
垂钓锥,现在也在湖水下面。过去锥体还在水面上的时候,当地人就站在上面钓鱼,钓到的鱼直接放到锥体中心,利用地热水就把鱼煮熟了,都不用把鱼从鱼钩上拿下来。黄石公园成立早期,有很多游客喜欢站在锥体上打扮成厨师的样子拿着鱼竿照相。这种品味独特的cosplay虽然很猎奇,但是容易被沸水烫伤并把锥体踩坏,后来逐渐就被禁止了。
钓鱼锥大概就在水下这个位置,隐隐约约还能看得见轮廓。
这个是大椎体,因为比较高,所以没有完全没入湖水中。
后面的地热池叫黑池,其实看上去明明是蓝色的,之所以叫黑池,是因为在1991年之前这个池子确实是黑的。当时水温比较低,就有很多深色微生物生活在这个池子里,池子就呈黑色;91年水温升高之后,微生物生存难以为继,池子的颜色就变蓝了。
91年地热活动频繁,黑池也跟着喷发了几次,之后就又恢复平静直到现在。
16米深的深渊池,非常漂亮。现在的深渊池很安静,但在91年的时候也跟着喷发过,每次喷的时间都不长,但据记载喷发时水柱有20米高。
步道走到这里就断掉了,后面是正在维护的部分,中间有几个景点就无法走近看了。
这是一个小泥池,叫拇指印,就像是拇指按出来的,活动不怎么明显,后几天去的景点有更活跃的泥池。
离开西拇指景区,沿着黄石湖往北开,欣赏湖景
湖边的野餐点,一边看着黄石湖一边胡吃海塞。
野餐后我们觉得离游湖tour的时间还早,本来打算先去东边看看,结果在路上遇到野牛逛街堵车,只得回转直奔码头,坐等开船了。
游湖的船
整个tour一个半小时,有ranger讲解,主要讲讲黄石的历史,比如早期公园内的兵营,公园里历史悠久的宾馆等等。
黄石有很多野生动物,但看不看得到还得靠运气的。早期经营者脑洞大开地在这个小岛上开了个动物园,保证游客都能看到各种代表动物。
最早的湖滨宾馆,有125年的历史了,在钓鱼桥附近,因为我们行程安排所以并没有在这里住宿。
照片里面的一根根几近腐朽的木头,其实是船的遗骸。在黄石开发的混沌年代,有头脑“灵光”的商人觉得弄艘大船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加游湖tour,钞票就大把大把地飞到手里来了。但事与愿违,花费重金弄进黄石湖里的游船,游客们并不买账,很快就维持不下去了,最后直接被废弃在这里。过了些年公园嫌弃大船有碍观瞻,破坏了黄石湖整体的自然景观,干脆把船凿沉任其自然消亡。
游湖tour结束我们就来到东边的钓鱼桥游客中心
黄石湖岸边
钓鱼桥附近的鹈鹕溪步道(Pelican Creek),可以走到黄石湖边的沙滩上。
走步道时没有看到鹈鹕,却偶遇一只小梅花鹿。
钓鱼桥的主要景点当然就是桥啦,就是这座横跨黄石河的木桥,其实也没多长。
黄石河上的LeHardy激流,属于路边的景观点,走一小段木板路就能看到了。
泥火山景区,黄石本身就是一座大火山,最后一次大规模喷发是在64万年前。泥火山景区附近就有一座火山。这里硫化氢的浓度很高,味道自不必言。
泥火山景区最受欢迎的就是龙嘴泉,因为不断有蒸汽从洞口中冒出好似巨龙喷烟,故此得名。烟喷的如此猛烈,周围的臭鸡蛋气味就非常浓郁。据介绍说,这里之前有好几个名字,最近才被一个不知名的欧裔美国人命名为“龙嘴”的。在94之前龙嘴冒烟比现在还猛,不知为何94年之后就喷的烟就少了;到了99年的时候,水温还下降了10度,直接导致泉水的颜色也从绿色变成了白色了。
黄石的地热形态非常丰富,至少包括温泉(hot spring)、泥池(Mudspot)、间歇泉(geyser)、喷气孔(fumarole)、石灰阶梯(travertine terraces)五种形态,泥火山这里最多的自然就是泥池形态的地热啦。
这里的泥池地热活动非常明显,不断有小泥泡冒出。
沿着步道走到中间点就是黑龙锅,湖中还在不断地涌出大泥泡。附近还有一个酸湖。酸湖看起来虽然普通,但是湖水酸性强到会灼伤皮肤,据说酸性来源于嗜硫细菌把硫化氢氧化成了硫酸,所以酸湖算是名副其实。
刚好有只野牛来吃草
可能野牛觉得就着臭鸡蛋气味吃草才够味
泥火山景点的步道其实还有一小段爬升,虽然山丘上下地热景点难分伯仲,但是游客们都挤在山下,上山的寥寥无几。这张照片里的是泥间歇泉,1870年探险家刚发现这里的时候还能喷到17米高,但是到20世纪就不喷了,后来慢慢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泥火山马路对面的硫磺锅景点,这里的pH值可以低到1-2,大概跟胃酸一个酸度,甭管谁下去都得被消化了。
海德谷,也是看野生动物的地方
黄石峡谷北缘,在我们前往宾馆的路上,是今天最后一个景点。黄石大峡谷总长度32公里,深度305米,450-1200米宽,主要就是看上、下两个瀑布。
黄石大峡谷区很多地方都在维护,能看到上瀑布的两个观景台也都关闭了。
我们犹豫了再三,还是在体力透支的情况下还是走完了这条下瀑布边缘步道。
北缘的两条上下瀑布边缘步道,都可以近距离欣赏瀑布。上瀑布边缘步道因为维护并不开放,我们今天走的下瀑布边缘步道,虽说长度不到半英里,但爬升很大,好在可以直接走到瀑布正上方,也算物有所值。
照片效果不明显,实际的景观更加震撼
回去爬升的路上还下了冰雹,幸好时间不长,我们在树下躲了一小会儿就停了。
晚上吃饱喝足之后血条恢复,还跑出来参加了一个夜间活动。说是夜间活动,其实就是一个关于印第安人文化的讲座。虽然一天下来很疲劳非常怀疑会全程睡过去,但到了之后发现讲座的内容还蛮有意思的,饶有趣味的听了全程。
讲座里讲到的一些有趣内容,比如标枪其实不是直接用手投出去的,而是借助于一个类似于投石器的工具,这样能投掷的更远。Ranger还介绍说当地印第安人会穿上狼皮,假装狼去诱捕野牛,我们大家都觉得很不靠谱,当时展示的就是这张配图,图片里面的野牛也都一副看见鬼的表情。
当然,和印第安人捕杀野牛为生不同,欧洲来的新居民则是以屠杀野牛的方式对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进行釜底抽薪。
夜晚的活动本来是安排在野营区的露天剧场进行的,但是因为晚上可能有降雨(其实并么有),所以临时改到了游客中心的室内剧场进行。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峡谷区的住宿设置,峡谷区的游客中心、住宿、野营和购物都在一起,但是只有开向住宿区的方向是有标识牌,出来的方向是没有的,我们摸黑找这个入口没有标识牌的游客中心还真纠结了一下。
7月18日
游客中心白天如此的明亮显眼,和晚上完全两个感觉。
黄石公园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活火山,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活跃的超级火山。大概210万年前、130万年前和64万年前各喷发过一次,大家可以自己拟合看看下一次喷发可能在啥时候。黄石一旦喷发不光美国基本要消失,整个全球气候都要变化,所以新闻里三天两头就有科研机构提出各种爆发理论,大家也已经见怪不怪了。
我们沿着南缘步道走到了宏伟景观点Grand View,虽然名字很霸气,但是景色也就马马虎虎吧。
这个景点叫做方解石泉,温泉在河岸边的山上,温度极高,把周围的硫都液化了,液化的硫被氧化之后就形成了山坡上黑乎乎的颜色。
这个距离还是离野牛很近的,照相都不敢摆出太显眼的姿势。
狼、郊狼和狐狸比较,郊狼比较常见,狼和狐狸是很难见到的,说明牌后面的是贯穿这一段路的水晶溪。
鲟鱼湖步道是我们在Lamar山谷走到的最远端,再往东就出了黄石公园了进入熊牙公路了。整个熊牙公路很长,不在我们此行的计划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古狗。
从Lamar谷往西返回黄石大8字,这是路边的一个小景点叫做冰川的证据,因为旁边这些岩石都是冰川运动带到山谷里的。
1988年黄石大火之后新生出的松树,关于这次大火,我们临走之前在格兰特村还看了个至少半小时的纪录片。
这条自然步道很短,基本没有人。我们在长椅上躺了半天也不见一个人,可见大家来黄石也不是为了学习自然知识的。
猛犸泉来的这群鹿非常不怕生,大模大样过马路跟着人转悠,麋鹿发飙一样惹不起,还是保持安全距离比较好。
这个楼曾经是黄石要塞里面骑兵部队的住处,最多的时候驻扎了二百多骑兵。
骑兵部队的早期营房,1891年建了一栋,1897年又建了第二栋。
从猛犸泉到黄石北大门距离不远,路边还有北纬四十五度的标识牌。
猛犸泉我们住的小木屋没有独立的卫生间,不过公用的卫生间和浴室都非常干净。可能是因为中国人都是晚上洗澡,我们洗澡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其他人,两个浴室中另一个浴室一直是空的。
早上起得比较早,小木屋前面到处都是窜了窜去的土拨鼠,看看有没有眼神好的同学能在图里找到它们的身影。
因为前一天晚上游客中心已经下班,我们今天早上又晃悠去了一趟。
黄石公园在猛犸泉区里的游客中心叫做Albright游客中心,是一座建于1909年的单身军官宿舍,当时里面不光有宿舍,还包括了厨房、餐厅和俱乐部等配套设施。
黄石的过去和现在,很多地方其实并没多大变化。
作为美国国家公园标杆的黄石公园,自然也是世界自然遗产,Albright游客中心里面可以找到世界遗产的牌子。
猛犸泉区域的景点很集中,一条Mammoth Terraces步道和一条Upper Terrace Drive的环路;我们出发的时间刚刚好,修路的施工队还没有开工。照片中11米高的白柱是热喷泉中所带的矿物质逐渐积累起来的,叫做自由帽。
在一片白色与黄色的石灰梯田中,一块黑色的巨石显得尤为乍眼;虽然放在其他地方可能毫不起眼,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占据的好,故此还得到了“魔鬼大拇指”的名号。
步道一个分叉的尽头是调色板温泉梯田,上面棕黄颜色是水里面嗜热细菌形成的。
自由帽因为法国大革命而闻名于世,所以经常作为革命和自由的象征。美国国会大厦顶棚的绘画中就有自由帽的身影,蓝精灵戴的也是这种帽子。
圆丘温泉梯田,它的活跃性经历了若干周期。1937年的时候,它被誉为最美的彩色温泉,然后立马就沉寂了,不过最近有继续活跃起来的迹象。
弥涅耳瓦温泉梯田,弥涅耳瓦就是罗马神话中雅典娜的角色。
埃及艳后温泉梯田,猛犸泉周围诸多温泉梯田都叫过这个名字,现在这个应该是埃及艳后三世。
走不到的部分也叫做Lower Terrace,如果有意愿的话可以一路走到Upper Terrace;我们还是选择开车去Upper Terrace环道。这个上梯田环道入口非常隐蔽,紧挨着路边一个停车场,GPS是44°57'55.4"N 110°42'28.6"W;整个环道是一条逆时针的单向路。
金丝雀温泉,19世纪的时候嗜热菌非常活跃,整个温泉的颜色就像是金丝雀一样,故此得名。
新高地梯田,大概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在短短三十年间因为激烈的地热活动而形成的的。
浴室温泉,传说过去可以在里面泡澡和游泳,于1926年干涸;1959年地震之后又重新出现,一直持续到70年代。
这里叫做Golden Gate,名字应该是借鉴的金门大桥,毕竟在悬崖边修路还是颇为不易的。
会议池,以纪念1891年在黄石召开的第5届国际地理大会。
Norris地区的特点是色彩丰富:黄色是硫磺的颜色,温度大概60到83摄氏度,刚好适合一些嗜硫细菌的生活环境;深棕色或红色是铁的颜色,温度在60摄氏度以下;翡翠绿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水藻的颜色,这些区域的温度低于56摄氏度;还有黑绿色水域,里面有很多肉眼可见的一簇簇的水草,那里温度更低。
翡翠温泉,深度不到10米,但是水温接近沸水,只有最耐热的细菌才能在此生活。
离蒸汽船间歇泉很近的水箱温泉,1983年研究最终确认了它和蒸汽船间歇泉在地下是联通的;每次蒸汽船间歇泉喷发,水箱温泉的水位都会下降。
这里的水温一样很高,周围的树木都变成木头干了。
海胆间歇泉,名字来源于水中的沉积物形似海胆和海星。海胆间歇泉pH值大概介于3到4之间,和醋的酸度差不多,海胆间歇泉是已知最大的酸性间歇泉。
这一片区域也叫下间歇泉盆地,属于间歇泉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因为远远看到大间歇泉水汽越喷越猛,我们连跑带颠地赶了回来。
Colter村算是大提顿北面最热闹的地方了,餐馆、商店和码头一应俱全;我来和超大号的牛牛合个影。
手里抱的大麋鹿就是在游客中心买的;买的时候问我要不要支持下大提顿捐点钱,被我拒绝了(难道消费不算支持吗),收银的老爷爷说没关系;然后问我要不要纸袋装鹿鹿,我说要,老爷爷说没有;额,不要这么直接好不好。
Willow Flat观景点,也是提顿公园路和191公路分叉前的最后一个点。
我们来的时候走的是提顿公园路,回去就选择走191好不重样。
这里是蛇河最好的拍摄角度之一,很多蛇河的老照片都是在这里拍摄的。
大提顿最后一个景点是Mormon Row历史建筑,是摩门教徒迁居到犹他州之后开拓的一个定居点。
John Moulton谷仓,和上一张照片中粉色的小屋一样,都是John Moulton修建的。
T.A. Moulton谷仓,后面是高耸的提顿山峰,二者之间非常空旷,难怪有世界上最孤独谷仓的称号。
谷仓的名字来源于修建者Thomas Alma Moulton,他陆陆续续花了30年才把谷仓最终建好。
除了大提顿就是Jackson Hole,路上还有点小堵车;与其堵车不如在镇子上转转,我们直接到了Jackson Hole的游客中心。
我们本以为在游客中停个十分钟就足够了,结果光看宣传片就看了半个小时,再加上参观和照相,至少转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的宾馆订在了波卡特洛,出了Jackson Hole一路狂飙,先到的是爱达荷瀑布市。
在爱达荷瀑布市浮光掠影照了个相就闪人了;考虑到我们的给养已经告罄,去宾馆之前还得先去趟沃尔玛。等我们晚上到达宾馆的时候一看表,已经晚上十点了;抓紧时间养精蓄锐,第二天还要继续行程。
起床之后直奔金钉国家历史点,但是第一个景点是离金钉很近的ATK火箭花园。
ATK火箭花园其实就是Orbital ATK公司门口的一个产品展示,但是人家产品高大上,展示出来就成了一个景点。
火箭花园里面各种大小型号的火箭都有,可惜我们完全看不出门道来,只有火箭上面巨大的logo还勉强认得。像是后面直立的这个巨大火箭就属于美国海军(USN)的。
几乎所有展示的火箭前面都有一个小说明牌,只是上面的介绍大多简略的不行,只有简单的项目名称等基本信息,好像多说一句就要泄露天机一样。
离开火箭花园大概十分钟就到了金钉国家历史点,随着太阳逐渐高升,空气也愈发地燥热起来。
金钉国家历史点名字由来自然就是金钉了,此处正是东西贯穿美洲大陆的火车路线的合拢之处,当时最后一颗道钉是特制的纯金道钉,当然象征性地钉入铁轨之后又被取出换成了普通的道钉,真正的金钉则放置于博物馆之中。
虽然对我们来说金钉也就是个历史点,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意义还是很重大的。这里距离盐湖城并不算非常近,但是每年有6万游客,抛去夏天冬天气候不适的日子,其他时间真可谓是游人如织。
犹他州对应的Quarter硬币上面就是金钉,可见其知名程度。
1869年5月8日是铁路最终合拢的日子,两边分别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双方都加班加点赶进度争取最先到达,最后还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占了上风;后面照片里面的就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当时开向连接点的119号列车。
当时铺铁轨的双方都玩命前进,在4月28日甚至创下了当时一天铺设10英里铁轨的记录。
这其中很多都是中国劳工辛勤工作的结果,国家历史点里面就有中文的纪念碑。
金钉历史点一个总要的活动就是重现当年钉下最后一颗道钉的情景,本来两边应该还有联合太平洋铁路119号和中央太平洋铁路60号两辆列车的复制品开到现场,可惜这两辆车无限期在库房修理,无缘得见了;后面这张照片里面就是重现钉金钉的瞬间。
现场还可以和Cosplay的演员组合影,我手里拿着的就是金钉的复制品;本来打算拿着铁锤的,但是太沉差点砸了脚,就转手拿着轻巧的金钉啦。
当天还有一队国内来的中学生参观,估计是夏令营什么的,几乎全程都在旁边站着,这高温天气下真不容易。
除了游客中心后面的cosplay表演之外,公园还有一条不太长的开车路线,上面也有几个景点;整条路线都是unpaved路,不过相对还算好开。
后面的这个就是有名的中国拱门,拱门本身是天然形成的,因为修铁路的时候这里有个中国劳工的营地,故此得名。
历史点整个开车环游的路线可以有14英里,附近还有几条trail,但是当天实在太热,我们丝毫不想动弹。
离开中国拱门我们马上就继续南下向盐湖城前进,下一站是不远处的熊河迁徙鸟类保护区。
熊河迁徙鸟类保护区是美国第一个迁徙动物保护区,毕竟大盐湖每年都有大量的鸟类季节性地迁徙来此。
游客中心里面展示的是这里很有名的美国反嘴鹊,嘴巴的形状是向上翘的。
熊河还有一条观鸟路,我们考虑到还要留时间去盐湖城转转,所以只在游客中心远眺了一下。
盐湖城是摩门教的大本营,我们首先到摩门教会议中心参观;本来只打算随便转转,但是工作人员还是很热心地分配了一个和蔼的老爷爷给我们作介绍。
摩门教会议中心屋顶视野非常好,可以看到对面的摩门教堂。
屋顶的北面还能看到不远处的州议会大厦和名人故居。
屋顶上的这个三角形的设计好像有什么深刻含义,不过我完全没有听明白。
领我们游览的老爷爷一直以为我们基本不懂英文,所以用非常浅显的词语帮我们讲解,也颇为难为他啦。
摩门教在盐湖城的中心有一片很大的广场,感觉盐湖城就是围绕着摩门教建立起来的。
在广场上还有很多介绍西部早起艰苦生活的雕塑,毕竟摩门教是和西部拓荒同步发展的。
离开了教堂广场之后前往州议会大厦,因为职能不同,州议会大厦的雕塑主题都是和政府事务相关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口号,我最早还是从三个火枪手的动画里面听到的。
因为距离天黑还有那么一点儿时间,我们去了一个略微冷门的景点,叫做Gilgal公园。
公园就在盐湖城市里距离教堂广场不远的地方,里面都是些奇思异想的雕塑。
Gilgal公园是我们今天的最后一站,当晚住在盐湖城南部的Draper,便于第二天探洞。
Timpanogos洞位于Uinta-Wasatch-Cache国家森林之中,官网明确说明如果只来探洞的话是不需要在门口交国家森林的门票的。当然我们一直都用国家公园的年票,倒是无所谓了。
因为我们到的时间比预定的tour时间早好多,所以ranger让我们先去国家森林里面的人工湖先转转。
可能是因为周末的缘故,加上天气炎热,湖边一大早就已经好多人下水了;我们纯属过来点个卯,晃一圈就回游客中心了。
Timpanogos洞穴最不同之处就是入口位于山顶,从山下爬升到山顶单程要1.5英里,路上有画黄线的地方不能停留,因为有落石的危险;像我照片中的位置后面就是碎石,再往右一点就有黄线不能停留了。
因为到山顶洞口要爬升一千英尺,所以需提前预留出一个半小时的爬山时间。
我们第一个就是野洞tour,自己穿好长衣长裤鞋子,再带上合适的手套就行;护膝、头盔和上面的头灯都是公园提供的,进洞之前ranger会教你把一切都安顿好。
官方名称叫Introduction to Caving Tour,这个名字其实还挺贴切的,因为领队的ranger除了会介绍洞穴本身的特色外,还会穿插着教一些基本的洞穴活动知识。
洞内的路况大概就是这样的,大部分时间里面没有光源,照片里面的光都是靠头灯和闪光灯打出来的。
Timpanogos洞本身是个溶洞,照片里面可以很容易看出溶洞的特点。
虽然外面温度高,洞内的温度则比较恒温,刚进去的时候镜片上还有点起雾。
有一些比较难走的地方会有白色绳子表示出路线,同时也方便协助攀爬。
像这种地方只要蹲坐着就可以下去,ranger会在最前面演示一遍,然后我们再跟下去。
洞中早起开发时破坏的比较严重,有一些钟乳石都已经断掉了。
现在洞穴归国家公园管理,自然保护的好好的,像我们这种野tour班次很少,人数也有很大限制;其实大部分游客也不知道,像我们这次算上ranger一共也就4个人,除我们之外就是一个MIT上本科的小哥了。
Tour前进到最里面的一段要借助绳子爬下去,上绳子的时候要大喊一声“On the rope”,离绳的时候也要喊“Off the rope”,这样每次都是一个人在绳子上面。
这里就是野tour的终点,下面深色的部分还有洞中积存的水;我们一行4人在这里小坐休息,同时关了所有光源,在一片绝对的黑暗中听ranger讲了弗洛伊德·柯林斯的恐怖故事。故事本身发生在田纳西的猛犸洞,后来被比利·怀尔德拍成了电影《倒扣的王牌》;具体情节我就不剧透了,种种光怪陆离的内幕大家有兴趣自己挖掘吧。
钟乳石上面紫色的地方是前人人为涂在上面的,以防在洞中迷路;可以试想一下四周绝对黑暗的包围下,仅靠手中有限的光源,在空间狭隘而陌生的洞穴里面行走,一旦再发生诸如扭脚之类的意外,真是无比绝望。洞穴探险这种高风险的活动我们显然是望尘莫及的,参加野tour也就是感受感受氛围。
整个tour的路程其实非常短,但是时间还是挺长的,因为要各种摸爬滚打嘛。
野tour和游览tour的分叉口就在这里,我们已经走回来啦。
虽然我们报的下一班游览tour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如果前一波人员没满的话ranger就直接一起带进去了。
游览tour人就多了起来,各种年龄段的都有,可谓老少咸宜。
游览tour也会顺便介绍一些地理知识,比如钟乳石的几种形态啦,为什么要向上爬升才能到洞穴最深的地方啦,小朋友们都很喜欢。
当然我们这种老油条都已经见得多了,美国哪个洞穴我没有去过,额,其实都没有去过。
出洞下山,因为参加了前一波的游览tour,所以时间还很宽裕。
下山和上山时同样的路线,从山谷缝隙中还能瞥见远处的盐湖城。
盐湖城的中国城我们是误打误撞到的,整个规模和拉斯维加斯的类似,基本就是一个plaza。
走之前还特意在盐湖城这家所谓的“第一家连锁肯德基”来照个相。以前我们去肯德基州白胡子老爷爷的餐厅初创之地时,还有“热心”的群众来指导我们说盐湖城才是第一家肯德基;这回算是两边都来到了。比较起来,我不得不说肯德基州的肯德基才是真·第一家肯德基;那里即是历史纪念点,也有很多陈列和展览;而这里几乎就是个快餐店而已。
7月18日
黄石大峡谷的宾馆,床上还有一个玩具熊,开始我们还以为是礼物,后来发现是要额外收费的。我们后来在老忠实景区买了一只类似的毛绒黑熊,这只就抱着合个影好啦。
游客中心白天如此的明亮显眼,和晚上完全两个感觉。
游客中心里仍然都是一些地理环境的介绍,我们打算参加9点开始的有工作人员讲解的峡谷徒步活动,因为时间还早就在这里简单转了转。
当然还有以黄石峡谷为主题的展览
世界各地的地热活动,黄石也当仁不让
出了游客中心到了tour的集合地点,才发现南缘的步道都在维护,tour已经改走另外一条路线了。我们根据地图目测了一下那个步道根本看不到峡谷,就改为自由活动了。南缘大部分都在维护,只有艺术家点及周边可以游览。
从艺术家点远瞰的下瀑布
和瀑布相对的方向
离开艺术家点,我们又来到北缘。北缘的几个景点距离很近,第一个就是红石景点,其实也是看下瀑布的。步道长度不到1英里,但是爬升很大。
步道终点就是这个观景台,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彩虹。这里的彩虹很容易见到,是瀑布区非常著名的景观。
南缘的步道都在维护,北缘还可以走小一段,看看峡谷的景色。
我们沿着南缘步道走到了宏伟景观点Grand View,虽然名字很霸气,但是景色也就马马虎虎吧。
离开峡谷景区,继续往北。这一段叫做Dunraven Pass,在黄石属于海拔比较高,所以刚好能看见很多野花,尤以黄色的Yellow Columbine为多,一路上山花烂漫。
这个景点是塔瀑布Tower Fall,因瀑布边上有几个像塔一样的岩石得名。从前瀑布口有一块巨石,从19世纪起大家就在好奇它啥时候被瀑布冲下去,结果一等就是一个世纪,直到1986年6月份的时候它才终于被冲下了瀑布。我们到这里的时候刚好是中午,好多人在附近吃饭休息。
这个景点叫做方解石泉,温泉在河岸边的山上,温度极高,把周围的硫都液化了,液化的硫被氧化之后就形成了山坡上黑乎乎的颜色。
黄石河边的野餐点,继续吃吃吃
黄石公园除了火山地热外,野生动物也是一大看点。黄石8字形东北出口的Lamar谷地就是北美野牛的栖息地,一群群的野牛在此觅食。
野牛刨坑弄得尘土四散
野牛就在路边吃草,野牛是很危险的动物,人不能靠的太近。
这个距离还是离野牛很近的,照相都不敢摆出太显眼的姿势。
当然伪装的好的话也许可以相安无事
谷地里还有一条很小的苏打岩石溪,吸引了很多动物,据说运气好也许能看到熊,我们都没有看到。
苏打岩
鲟鱼湖步道,终点自然就是鲟鱼湖啦,步道比较短,小有爬升,景色也还OK。
鲟鱼湖,还有人在这里划船钓鱼
鲟鱼湖步道是我们在Lamar山谷走到的最远端,再往东就出了黄石公园了进入熊牙公路了。整个熊牙公路很长,不在我们此行的计划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古狗。
从Lamar谷往西返回黄石大8字,这是路边的一个小景点叫做冰川的证据,因为旁边这些岩石都是冰川运动带到山谷里的。
1988年黄石大火之后新生出的松树,关于这次大火,我们临走之前在格兰特村还看了个至少半小时的纪录片。
黄石公园里的硅化木,就只有这一根,比我们之前去的化石森林国家公园差很多,但在黄石里面就显得很金贵,还被被栅栏围起来了。
从塔瀑布和罗斯福区前往猛犸泉区域的路上景点不多,官方App上面推荐了一条叫做“来自北方山脉的力量”的自然小径,上面都是一些动植物相关的介绍。
这块石头也是冰川运动到这里的,当年冰川裹着这些巨石缓慢移动,等冰川融化了,这种圆滑的大石头就散落在平原上了。前面提到过Lamar谷地就有很多,这一块是被推的最远的。
温蒂妮瀑布Undine Fall,温蒂妮这个名字是欧洲神话中代表水元素的女神。据传说其结婚时老公劳伦斯曾经以“生命中每一个清醒的呼吸”发誓会爱温蒂妮,结果后来在马厩出轨被抓,温蒂妮就诅咒他说他一旦进入睡眠就会夺取其呼吸,这就是著名的温蒂妮的诅咒。现今医学上有一种疾病,在睡眠期间神经系统会失去对呼吸系统的控制,从而有梦中窒息的风险,这种疾病就叫做温蒂妮的诅咒。
猛犸泉向南去往Norris的路夜间会关闭,再加上游客中心又来了一大群麋鹿,交通状况不算很好。
猛犸泉来的这群鹿非常不怕生,大模大样过马路跟着人转悠,麋鹿发飙一样惹不起,还是保持安全距离比较好。
猛犸泉附近是原来兵营的所在地,有一些诸如老兵营、老兵墓地、教堂和邮局等人文历史的东西,据说定期还有爱国主义教育讲座, 让我分分钟有一种走错片场的感觉。我们对这一套都兴趣索然,不如趁傍晚的黄金时间出来照几张相,主要顺便看看麋鹿。
邮局,门口的呆萌石兽种类不详
骑兵部队的早期营房,1891年建了一栋,1897年又建了第二栋。
过去是骑兵部队军官及其家人的房子,现在里面好像还住着人家。
趁着天还没黑,我们继续往北,前往黄石北大门
黄石北大门叫做罗斯福拱门,出了北大门就是蒙大拿州的Gardiner小镇了。我们照相加油上网三合一,黄石里面几乎完全没有信号,吐槽一下。
从猛犸泉到黄石北大门距离不远,路边还有北纬四十五度的标识牌。
Boiling溪,攻略上有人推荐可以泡野温泉的地方。我们用手试了试水温感觉和一般溪水没啥区别,有点怀疑泡温泉这种说法,不过带泳衣的同学可以试试,如果不怕周围乌央乌央的蚊子的话。
7月19日
今天的行程包括猛犸泉区和南面的Norris区,从猛犸泉到Norris这一段白天修路,晚上更是禁止通行。
早上起得比较早,小木屋前面到处都是窜了窜去的土拨鼠,看看有没有眼神好的同学能在图里找到它们的身影。
因为前一天晚上游客中心已经下班,我们今天早上又晃悠去了一趟。
黄石公园在猛犸泉区里的游客中心叫做Albright游客中心,是一座建于1909年的单身军官宿舍,当时里面不光有宿舍,还包括了厨房、餐厅和俱乐部等配套设施。
黄石的过去和现在,很多地方其实并没多大变化。
作为美国国家公园标杆的黄石公园,自然也是世界自然遗产,Albright游客中心里面可以找到世界遗产的牌子。
猛犸泉区域的景点很集中,一条Mammoth Terraces步道和一条Upper Terrace Drive的环路;我们出发的时间刚刚好,修路的施工队还没有开工。照片中11米高的白柱是热喷泉中所带的矿物质逐渐积累起来的,叫做自由帽。
在一片白色与黄色的石灰梯田中,一块黑色的巨石显得尤为乍眼;虽然放在其他地方可能毫不起眼,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占据的好,故此还得到了“魔鬼大拇指”的名号。
步道一个分叉的尽头是调色板温泉梯田,上面棕黄颜色是水里面嗜热细菌形成的。
自由帽因为法国大革命而闻名于世,所以经常作为革命和自由的象征。美国国会大厦顶棚的绘画中就有自由帽的身影,蓝精灵戴的也是这种帽子。
圆丘温泉梯田,它的活跃性经历了若干周期。1937年的时候,它被誉为最美的彩色温泉,然后立马就沉寂了,不过最近有继续活跃起来的迹象。
现在地热还是很活跃的
弥涅耳瓦温泉梯田,弥涅耳瓦就是罗马神话中雅典娜的角色。
埃及艳后温泉梯田,猛犸泉周围诸多温泉梯田都叫过这个名字,现在这个应该是埃及艳后三世。
走不到的部分也叫做Lower Terrace,如果有意愿的话可以一路走到Upper Terrace;我们还是选择开车去Upper Terrace环道。这个上梯田环道入口非常隐蔽,紧挨着路边一个停车场,GPS是44°57'55.4"N 110°42'28.6"W;整个环道是一条逆时针的单向路。
丘比特温泉,一直很活跃
草地温泉
树妖温泉,相对较新
新高地梯田,大概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在短短三十年间因为激烈的地热活动而形成的的。
远眺猛犸泉生活区
橘黄温泉圆丘
浴室温泉,传说过去可以在里面泡澡和游泳,于1926年干涸;1959年地震之后又重新出现,一直持续到70年代。
白象背温泉梯田
离开猛犸泉我们开始向南开,路上多是山景,照片中的景点叫做Bunsen峰景观点,自然就是看对面的Bunsen峰了。
这里叫做Golden Gate,名字应该是借鉴的金门大桥,毕竟在悬崖边修路还是颇为不易的。
火山岩浆凝固后形成的特有结构——玄武岩柱,我们两年前在加州去过的魔鬼岩柱国家纪念区就是专门看这种结构的。
沿途的一些小景点,步道修得很新,地图上还都没有标明;这张照片里面是清水温泉。
咆哮山,就在路边,因为不断有蒸汽从小山包的缝隙里喷出来而得名。
炸锅泉,这张水面很平静,每隔几秒钟就会冒一阵小泡儿。
像不像炸锅
国家公园工作人员博物馆,在热门景点Norris对面,跟Norris的人潮汹涌比起来,这里非常清净,游客很少;如果Norris实在实在找不到车位,可以考虑听到这里走过去。
当年工作人员的生活条件还原
我们是中午到Norris的,正是人潮聚集的时刻;我们在停车场转进来转出去等了好久才找到车位。Norris位于3个板块的交界处,地震活动非常活跃,世界最高的间歇泉——蒸汽船间歇泉就位于此。
Norris是以黄石公园第二任园长的名字命名的,Norris园长1877年到1882年在黄石任职,期间详细记录了这一带的地热活动,同时还开辟了一些新的道路,这些道路很多现在还在使用。
Norris景区是个小8字环形步道,北面的环路是瓷器盆地,南面的环路叫Norris间歇泉盆地,游客中心则正好位于中间的连接处,很多间歇泉分布在步道两侧。
我们先走了北面的瓷器盆地,路边就是各种五颜六色的间歇泉。因为是中午刚过,步道上温度还挺高。
胶体池
会议池,以纪念1891年在黄石召开的第5届国际地理大会。
Norris地区的特点是色彩丰富:黄色是硫磺的颜色,温度大概60到83摄氏度,刚好适合一些嗜硫细菌的生活环境;深棕色或红色是铁的颜色,温度在60摄氏度以下;翡翠绿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水藻的颜色,这些区域的温度低于56摄氏度;还有黑绿色水域,里面有很多肉眼可见的一簇簇的水草,那里温度更低。
鲸鱼嘴,很深,因为被自然学者形容为“犹如从巨鱼口中望向食道”而得名。
翡翠温泉,深度不到10米,但是水温接近沸水,只有最耐热的细菌才能在此生活。
这个就是蒸汽船间歇泉,我们到的时候小喷了一下,目前最高纪录是91米。
这是蒸汽船间歇泉不喷时候的样子
这里的水温一样很高,周围的树木都变成木头干了。
海胆间歇泉,名字来源于水中的沉积物形似海胆和海星。海胆间歇泉pH值大概介于3到4之间,和醋的酸度差不多,海胆间歇泉是已知最大的酸性间歇泉。
圆坑温泉
拱门喷气孔
绿龙温泉,洞中咕咕的热气犹如绿龙之口
蓝泥喷气孔
黄漏斗温泉
雌狐狸间歇泉
心悸温泉,毫无影踪
艺术家的颜料步道,全程一英里
步道需要一点爬升,在小山丘顶端可以俯瞰下面的彩色地段。
Gibbon瀑布,路边的小瀑布,瀑布下面是64万年前黄石火山爆发留下的大坑。
路边的小景点
像不像火锅边上凝结的油脂
Madision游客中心,因为到的晚已经关门了,后面有个世界自然遗产的牌子。
Firehole瀑布,位于和主干道平行的Firehole Canyon Drive上;因为附近有一个可以游泳的地方,人非常多。
喷泉颜料罐(Fountain Paint Pot)景区,有一条很短的步道,800米,沿着木板路走,可以观赏两边的地热景观,比如照片里面的天青石池。
皮革池
喷泉染料罐就是这里啦
这一片区域也叫下间歇泉盆地,属于间歇泉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继续向南则是中歇泉盆地,著名的大棱镜就在这个区域里面。
精益间歇泉坑
这里只能近处平看大棱镜,想看大棱镜的全貌还要等到明天登高的时候。
蛋白石池
绿松石池
离开大棱镜,时间已经很晚了,直奔老忠实的宾馆
7月20日
上间歇泉盆地景区是黄石最著名的景区,老忠实间歇泉就位于此,网上那些黄石一日游的旅行团都是到此一游。后面就是我们住的宾馆,离游客中心和步道起点都非常近。
游客中心,里面有几个间歇泉的喷发预测时间表,如果想多看几个喷发就一定要先到这里再计划步道路线,除了老忠实喷发的比较频繁,其他几个一天也就喷一两次。
老忠实要喷发啦,游客中心门口有观景区,人太多,我们就绕到后面来了。
喷发时的样子,现场还是很震撼的
老忠实这边刚喷完,远处的蜂窝间歇泉就开始喷了,蜂窝喷发的不规律,很幸运能看到。
看完老忠实喷发正式走上步道。上间歇泉盆地分三个景区:老忠实区,饼干盆地和黑沙盆地。这三个区域内部的地热景观都很密集,之间也散落着几个景点,如果都走到的话大概10公里。
硫化物温泉
喷与不喷的海葵间歇泉,这个间歇泉的周期大概是7-10分钟,等一会儿就会看到喷泉里慢慢涨满水喷发的过程。
心间歇泉,泉口是桃心的形状
羽间歇泉,介绍上说每小时都会喷一次,能喷8米高,我们没看到。
不喷时的蜂窝间歇泉
北目镜间歇泉
耳朵泉,一直在冒小泡泡
金喷泉,大概几小时喷发一次,没喷发时也窜着小水柱。
从这时候就开始滴答雨点了,从水面上也能看出来
自由池
搅拌间歇泉,现在倒挺平静的
南目镜间歇泉,形状倒是挺像护目镜的
雨愈发大了
抽筋间歇泉,美国人民命名的挺有想象力的
美丽池,池子的颜色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水温越热越好看,不知道现在热不热。旁边的池子叫多彩池,二者的颜色互相影响,水位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大间歇泉,1955年时进入休眠状态,之后又慢慢活跃起来。近几年来喷发比较没谱,2007年喷发了50多次,而2010年只喷发了1次。大间歇泉喷发比较猛烈,能持续1个多小时。
猛犬间歇泉
石洞间歇泉,一直冒着烟
被誉为微缩小棱镜的牵牛花池,这里老忠实区的最北端了,再往前就是饼干盆地了。
我们还走了一小段连接下间歇泉盆地和饼干盆地的步道,这是步道上的蒿池。
我们走到的最北端——宝石池
我们是按河岸间歇泉预测的喷发时间回来的,远远就看见已经开始喷发了。
河岸间歇泉喷发时水烟混在一起
河岸间歇泉持续喷发了几分钟
河岸间歇泉刚刚喷发结束,附近的石洞间歇泉就开始喷发了。
被喷发出的大量水汽包围了
从下间歇泉盆地也可以走到黑沙盆地,我们往黑沙盆地方向走了一段。
汤碗泉
碗口非常整齐,应该把小狗放进去涮一涮
因为远远看到大间歇泉水汽越喷越猛,我们连跑带颠地赶了回来。
城堡间歇泉
盾状温泉
走了一圈回来还有点小累,我们决定先回房间睡一觉,下午再出来接着逛。
睡醒出来看老忠实喷发
老忠实游客中心的展览,都是围绕地热主题展开的。
我们先来到北边的Firehole支路,这里也是喷泉颜料罐的一部分。
惊喜池
前面忽然出现了很多车,到了跟前我们才发现原来是雄伟喷泉间歇泉就快要喷发了。我就近把小狗放下看热闹,自己开到北面的白色穹顶间歇泉停车,然后在屁颠屁颠跑回来给小狗照相,还好没有错过喷发。
白色穹顶间歇泉也开始喷发了
走到跟前时已经停止了
Firehole支路上还有几个小湖,火洞湖因为有很多水草,从上面望下去都成了深棕色。
火洞湖边上的年轻希望间歇泉
水草的特写
黑武士湖
黑武士湖是Firehole路上最后一个景点,离开这里后,我们去了大棱镜观景台。
俯瞰大棱镜,到这里需要走一小段爬升的步道,非常值得一走。步道本身并不出名,官方地图也没有特别标出,停车场的GPS是44°30'55.6"N 110°49'57.4"W。
从大棱镜观景台上下来,我们又去了今天安排的最后一站饼干盆地,照片是步道口的黑蛋白石泉。
墙池
蓝宝石池,上次喷发还是1991年,饼干盆地就是以这个池子里的像饼干一样的沉积物命名的。
宝石间歇泉,每隔7到10分钟喷发一次
镜子池,在马路对面,需要走一段步道
宾馆里的礼品店,跟小熊合个影,这次都没有看到熊
在宾馆观景台上看老忠实夜间喷发
喷发完天都黑了
老忠实宾馆有些年头了,本身也算是人文景观
宾馆大厅也会更新老忠实的喷发时间
大壁炉
礼品店买的北美野牛玩偶
把之前买的黑熊玩偶也抱出来了
7月21日
今天是黄石最后一天,然后就南下往回走了。
房间内部,设施都还不错,就是淋浴的喷头只能手持。
全程最后一次看老忠实喷发
结束了之后我们还等了一会儿,想看看别的间歇泉是不是会接着喷发,以我们昨天的经验,大间歇泉喷过后,附近的小间歇泉就会喷发,所以想碰碰运气,结果这次什么都没等到。
离开老忠实宾馆,我们来到黄石的最后一个景区——黑沙盆地。黑沙盆地因黑曜石而得名,黑曜石在古代是重要战略资源,硬度大,可以用来做矛和箭头。
悬崖间歇泉
绿绿的翡翠池
马路对面的黑沙池,也要走一小段步道
时不时的喷一小下
离开黄石地热景区了,路边的开普勒瀑布
Isa湖,里面有好多睡莲
大陆分水岭,西边的降水流到太平洋,东边的降水流到大西洋。
最后在格兰特游客中心看了个半个小时的山火纪录片,讲了1988年山火对黄石生态系统的影响。88年山火是黄石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山火,持续了好几个月,知道湿润的雨雪季节到来才结束。因为当时正在争论要不要人为控制所有山火,所以在山火初期并没有人为干预,赶上当年气候干燥,最后想人为干预也来不及了。当年最多的时候有近一万名消防队员在此进行灭火,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消防行动。
路易斯湖
离开黄石公园很快就进入了大提顿
杰克逊湖远眺点
还有超大号的麋鹿头
Colter湾游客中心里面有关于印第安文化的展览
来到湾边野餐,对面就是杰克逊湖
Willow Flat观景点,也是提顿公园路和191公路分叉前的最后一个点。
我们来的时候走的是提顿公园路,回去就选择走191好不重样。
Oxbend观景点,旁边就是蛇河,191一路都有蛇河相随。
Elk Ranch Flats观景点
Cunningham木屋历史点,约翰·康宁汉是Jackson Hole早起的定居者之一,大概在1885年从纽约迁居于此。在经历了几年单身狗的生活之后,康宁汉终于在1888年前后找到了老婆,并与次年修建了这个小木屋。
这里有一条很短的步道,可以走到小木屋里面
木屋不大,周围就是以前的农场
木屋后面就是大提顿公园里面那几座著名的山峰
蛇河观景点
提顿观景点
Schwabacher's Landing,需要开一小段土路
冰川观景点
John Moulton谷仓,和上一张照片中粉色的小屋一样,都是John Moulton修建的。
T.A. Moulton谷仓,后面是高耸的提顿山峰,二者之间非常空旷,难怪有世界上最孤独谷仓的称号。
谷仓的名字来源于修建者Thomas Alma Moulton,他陆陆续续花了30年才把谷仓最终建好。
除了大提顿就是Jackson Hole,路上还有点小堵车;与其堵车不如在镇子上转转,我们直接到了Jackson Hole的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全名叫杰克逊洞与大黄石地区游客中心,名字很霸气,修得也不逊色。
游客中心里面有一排很霸气的麋鹿标本
连吊灯的装饰都是用鹿角做成的
转的太久的结果就是到宾馆的时间不得不延后了
我们的宾馆订在了波卡特洛,出了Jackson Hole一路狂飙,先到的是爱达荷瀑布市。
后面就是爱达荷瀑布,也是这个城市名字的由来。
在爱达荷瀑布市浮光掠影照了个相就闪人了;考虑到我们的给养已经告罄,去宾馆之前还得先去趟沃尔玛。等我们晚上到达宾馆的时候一看表,已经晚上十点了;抓紧时间养精蓄锐,第二天还要继续行程。
7月22日
今天的行程安排主要是开往盐湖城,所有景点都是顺路安排的。
ATK火箭花园其实就是Orbital ATK公司门口的一个产品展示,但是人家产品高大上,展示出来就成了一个景点。
火箭花园里面各种大小型号的火箭都有,可惜我们完全看不出门道来,只有火箭上面巨大的logo还勉强认得。像是后面直立的这个巨大火箭就属于美国海军(USN)的。
还有NASA这种尽人皆知的组织
后面直立的尖头火箭是美国空军的项目
NASA项目的火箭长度惊人,近处都没法照全
火箭花园突现黑色碟状不明飞行物
离开火箭花园大概十分钟就到了金钉国家历史点,随着太阳逐渐高升,空气也愈发地燥热起来。
金钉国家历史点名字由来自然就是金钉了,此处正是东西贯穿美洲大陆的火车路线的合拢之处,当时最后一颗道钉是特制的纯金道钉,当然象征性地钉入铁轨之后又被取出换成了普通的道钉,真正的金钉则放置于博物馆之中。
虽然对我们来说金钉也就是个历史点,但是对于美国人来说意义还是很重大的。这里距离盐湖城并不算非常近,但是每年有6万游客,抛去夏天冬天气候不适的日子,其他时间真可谓是游人如织。
犹他州对应的Quarter硬币上面就是金钉,可见其知名程度。
1869年5月8日是铁路最终合拢的日子,两边分别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双方都加班加点赶进度争取最先到达,最后还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占了上风;后面照片里面的就是联合太平洋铁路当时开向连接点的119号列车。
当时铺铁轨的双方都玩命前进,在4月28日甚至创下了当时一天铺设10英里铁轨的记录。
这其中很多都是中国劳工辛勤工作的结果,国家历史点里面就有中文的纪念碑。
金钉历史点一个总要的活动就是重现当年钉下最后一颗道钉的情景,本来两边应该还有联合太平洋铁路119号和中央太平洋铁路60号两辆列车的复制品开到现场,可惜这两辆车无限期在库房修理,无缘得见了;后面这张照片里面就是重现钉金钉的瞬间。
现场还可以和Cosplay的演员组合影,我手里拿着的就是金钉的复制品;本来打算拿着铁锤的,但是太沉差点砸了脚,就转手拿着轻巧的金钉啦。
当天还有一队国内来的中学生参观,估计是夏令营什么的,几乎全程都在旁边站着,这高温天气下真不容易。
从铁路边转悠回来,又回游客中心转了转。
游客中心里也陈列着各种金钉的复制品
除了游客中心后面的cosplay表演之外,公园还有一条不太长的开车路线,上面也有几个景点;整条路线都是unpaved路,不过相对还算好开。
后面的这个就是有名的中国拱门,拱门本身是天然形成的,因为修铁路的时候这里有个中国劳工的营地,故此得名。
中国拱门这里有一条短到算不上trail的路线可以穿过拱门
离开中国拱门我们马上就继续南下向盐湖城前进,下一站是不远处的熊河迁徙鸟类保护区。
熊河迁徙鸟类保护区是美国第一个迁徙动物保护区,毕竟大盐湖每年都有大量的鸟类季节性地迁徙来此。
游客中心后门的屋檐上都被鸟做满了窝
熊河还有一条观鸟路,我们考虑到还要留时间去盐湖城转转,所以只在游客中心远眺了一下。
盐湖城是摩门教的大本营,我们首先到摩门教会议中心参观;本来只打算随便转转,但是工作人员还是很热心地分配了一个和蔼的老爷爷给我们作介绍。
摩门教会议中心屋顶视野非常好,可以看到对面的摩门教堂。
屋顶的北面还能看到不远处的州议会大厦和名人故居。
屋顶上的这个三角形的设计好像有什么深刻含义,不过我完全没有听明白。
摩门教信徒群像,里面还有华裔面孔。
领我们游览的老爷爷一直以为我们基本不懂英文,所以用非常浅显的词语帮我们讲解,也颇为难为他啦。
会议中心正面
整个广场的中心当然就是摩门教教堂啦
教堂周边还有介绍创始人约瑟夫·史密斯的雕像
摩门教的议事厅
海鸥纪念碑
在广场上还有很多介绍西部早起艰苦生活的雕塑,毕竟摩门教是和西部拓荒同步发展的。
离开了教堂广场之后前往州议会大厦,因为职能不同,州议会大厦的雕塑主题都是和政府事务相关的。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口号,我最早还是从三个火枪手的动画里面听到的。
纪念曾经服役过的警犬
州议会
因为距离天黑还有那么一点儿时间,我们去了一个略微冷门的景点,叫做Gilgal公园。
公园就在盐湖城市里距离教堂广场不远的地方,里面都是些奇思异想的雕塑。
照片中的雕塑取材自但以理书中的尼布甲尼撒国王之梦
Gilgal公园是我们今天的最后一站,当晚住在盐湖城南部的Draper,便于第二天探洞。
7月23日
今天是行程的最后一天,全天都安排在Timpanogos国家纪念区探洞。不同于之前参加随大部队的游客tour,这次还报了一个名额较少的野洞tour。
因为我们到的时间比预定的tour时间早好多,所以ranger让我们先去国家森林里面的人工湖先转转。
可能是因为周末的缘故,加上天气炎热,湖边一大早就已经好多人下水了;我们纯属过来点个卯,晃一圈就回游客中心了。
Timpanogos洞穴最不同之处就是入口位于山顶,从山下爬升到山顶单程要1.5英里,路上有画黄线的地方不能停留,因为有落石的危险;像我照片中的位置后面就是碎石,再往右一点就有黄线不能停留了。
因为到山顶洞口要爬升一千英尺,所以需提前预留出一个半小时的爬山时间。
爬山的小路维修的挺好,走起来并不吃力。
路上每隔一段就会有提示牌,告知距离洞口还有多远。
一路上走走歇歇,对面的大山景色也还不错。
走到这个小拱门基本上就快到洞口了
官方名称叫Introduction to Caving Tour,这个名字其实还挺贴切的,因为领队的ranger除了会介绍洞穴本身的特色外,还会穿插着教一些基本的洞穴活动知识。
洞内的路况大概就是这样的,大部分时间里面没有光源,照片里面的光都是靠头灯和闪光灯打出来的。
Timpanogos洞本身是个溶洞,照片里面可以很容易看出溶洞的特点。
虽然外面温度高,洞内的温度则比较恒温,刚进去的时候镜片上还有点起雾。
有一些比较难走的地方会有白色绳子表示出路线,同时也方便协助攀爬。
像这种地方只要蹲坐着就可以下去,ranger会在最前面演示一遍,然后我们再跟下去。
洞中早起开发时破坏的比较严重,有一些钟乳石都已经断掉了。
现在洞穴归国家公园管理,自然保护的好好的,像我们这种野tour班次很少,人数也有很大限制;其实大部分游客也不知道,像我们这次算上ranger一共也就4个人,除我们之外就是一个MIT上本科的小哥了。
Tour前进到最里面的一段要借助绳子爬下去,上绳子的时候要大喊一声“On the rope”,离绳的时候也要喊“Off the rope”,这样每次都是一个人在绳子上面。
这里就是野tour的终点,下面深色的部分还有洞中积存的水;我们一行4人在这里小坐休息,同时关了所有光源,在一片绝对的黑暗中听ranger讲了弗洛伊德·柯林斯的恐怖故事。故事本身发生在田纳西的猛犸洞,后来被比利·怀尔德拍成了电影《倒扣的王牌》;具体情节我就不剧透了,种种光怪陆离的内幕大家有兴趣自己挖掘吧。
钟乳石上面紫色的地方是前人人为涂在上面的,以防在洞中迷路;可以试想一下四周绝对黑暗的包围下,仅靠手中有限的光源,在空间狭隘而陌生的洞穴里面行走,一旦再发生诸如扭脚之类的意外,真是无比绝望。洞穴探险这种高风险的活动我们显然是望尘莫及的,参加野tour也就是感受感受氛围。
整个tour的路程其实非常短,但是时间还是挺长的,因为要各种摸爬滚打嘛。
野tour和游览tour的分叉口就在这里,我们已经走回来啦。
出洞休息,等着一会儿参加游览tour。
游览tour人就多了起来,各种年龄段的都有,可谓老少咸宜。
后面是洞里面有名的心形钟乳石
像不像融化了的黄油
还有墙上一片片的五花肉
脑袋上面的好像是熏羊腿
当然我们这种老油条都已经见得多了,美国哪个洞穴我没有去过,额,其实都没有去过。
出洞下山,因为参加了前一波的游览tour,所以时间还很宽裕。
下山和上山时同样的路线,从山谷缝隙中还能瞥见远处的盐湖城。
半路上还阴天滴了几滴雨,不到几分钟就结束了。
因为时间还早,在车里吃吃喝喝好好休息了一下。
抱着大提顿买的小麋鹿在河边到处照相
休息差不多了,回盐湖城
盐湖城的中国城我们是误打误撞到的,整个规模和拉斯维加斯的类似,基本就是一个plaza。
走之前还特意在盐湖城这家所谓的“第一家连锁肯德基”来照个相。以前我们去肯德基州白胡子老爷爷的餐厅初创之地时,还有“热心”的群众来指导我们说盐湖城才是第一家肯德基;这回算是两边都来到了。比较起来,我不得不说肯德基州的肯德基才是真·第一家肯德基;那里即是历史纪念点,也有很多陈列和展览;而这里几乎就是个快餐店而已。
好在还有个铜像可以合个影
从这里出来就直奔机场了
全程圆满结束,飞回湾区啦;上次从亚利桑那回来就和SFO的这个雕塑合过影,这次抱着小麋鹿再照一个。
最后show一下战利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